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大明宮遺址

大明宮遺址介紹:

    大明宮遺址,在今西安市北郊的龍首原上,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大明宮是唐初規模較大的一座皇宮,位於當時長安城北的禁苑中,坐北朝南,居高臨下,氣勢宏偉。大明宮初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(634年),名永安宮,是唐太宗李世民為他父親李淵修建的夏宮。工程未完,李淵已故。遂於貞觀九年正月改名大明宮。爾後兩次易名,到神龍元年(705年)大明宮的名稱才固定下來。



  大明宮的範圍很大,東西1.5千米,南北2.5千米,略呈楔形,共有11座城門。大明宮正門名丹鳳門,正殿為含元殿。含元殿以北有宣政殿,宣政殿左右有中書、門下二省,及弘文、史二館。此外,有別殿、亭、觀等30餘所。自高宗鹹亨元年以後,大明宮成為朝政活動的中心。



  含元殿是當時唐長安城內最宏偉的建築。殿前東西兩側有翔鸞、棲鳳二閣和通往平地的龍尾道。實測殿夯土台基高3米多,東西長75.9米,南北寬42.3米。在台基東西兩旁各有一條廊道遺跡,分別伸向東邊的翔鸞和西邊的棲鳳二閣。

  麟德殿大約建於唐高宗麟德年間,故以“麟德”命名。其位置在大明宮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,是皇帝召見貴族親信、接見外國使臣和舉行盛大宴會的地方。實測殿址南北長130多米,東西寬70餘米。

  大明宮在唐末遭到破壞。遺址內的含元殿、麟德殿、三清殿、翔鸞和棲鳳兩閣以及太液池、蓬萊亭等遺跡,現尚可清楚地看見。

    大明宮是唐長安城三大宮室中規模最大的一處,貞觀八年(634年)初建,是太宗李世民為太上皇李淵避暑而建的夏宮,工程未完,李淵病死,營造工程停止。龍朔二年(662年)再建而成,高宗遂即遷進居住,以後的唐朝皇帝大多在這裏朝寢,為唐王朝200餘年間的統治中心。宮內曾發生過多次歷史重大事件,大明宮一度也是黃巢農民起義軍的政權所在,廣明元年(880年)十二月,農民軍進入長安,黃巢登上大明宮含元殿舉行了盛大的即位典禮,然後在丹鳳門城樓宣佈國號為“大齊”。

  大明宮規模宏大,建制嚴謹,平面佈局呈南北長方形,南宮城就是京城北郭城東邊的一段,另築北、東、西三面宮城,宮區占地約3.5平方公里,宮城總長8724米,據史籍記載:大明宮內的殿堂約有五十餘座。唐末,大明宮多次遭戰亂破壞,光啟二年(886年)毀廢,至光化元年(898年)又再度修復,天祐遷都(904年)時最後廢毀,淪為廢墟。 

  大明宮遺址位於西安市自強東路以北,玄武路以南範圍內,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田野考古工作,迄今已取得豐碩成果,在全面勘探的基礎上,重點發掘了麟德殿、含元殿、三清殿等殿堂遺址和重玄門、玄武門等宮門遺址。大明宮遺址保存比較完整,埋藏豐富,是唐代建築研究的珍貴實物資料。1961年被國務院首批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  麟德殿是皇帝舉行宮廷宴會、樂舞表演以及會見賓客的場所,長安三年(703年),武則天在此會見並設宴款待日本遣唐使粟田真人。遺址保存完整,現已實施遺址保護復原工程。

  含元殿是大明宮的前朝第一正殿,也是唐長安城的標誌建築,建成於龍朔三年(663年),毀於僖宗光啟二年(886年),存在了220餘年,其間逢元旦、冬至,皇帝大多在這裏舉行大朝賀活動。含元殿遺址位於自強東路革新街北口,保存較為完整。2003年,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、中國、日本三方合作實施的含元殿遺址保護工程實現全面竣工;2004年,日本政府無償文化援助的文物陳列館和磚窯址保護廳相繼建成,陳列館展出大明宮遺址出土的文物標本。

  另外,中、日兩國考古機構合作發掘大明宮太液池專案正在進行中。

  為了有效保護大明宮遺址,西安市人民政府設立了大明宮遺址保管所,負責大明宮遺址保護和管理的日常事務、開展社會教育和文物宣傳活動、參加田野考古發掘和隨工清理、收藏出土的文物標本、組織實施文物保護維修工程、開展學術交流活動。

  大明宮含元殿遺址、麟德殿遺址已向公眾開放參觀,歡迎大家前來觀賞唐代文物、遺址,領略唐文化之精華。

唐大明宮是長安城三大宮殿群中規模最大又十分豪華壯麗的宮殿群。它虎踞於城北禁苑的龍首原上,在其上望終南千峰瞭若指掌,俯視京城坊市街陌如在檻內。那麼,它為何要建在高高的龍首原頭,又為何要以“大明”二宇為宮名呢?

  李淵和李世民初建唐朝時,長安城內只有太極宮這一處皇宮。而這太極宮也不是唐朝新建的,而是隋朝舊有的。李淵做了大唐王朝的開國皇帝後,就想著另辟新的豪華富麗宮殿,以盡享人間安樂,但由於李世民和眾賢臣的勸諫,只得作罷。後來,秦王李世民做了皇帝,是為唐太宗,他尊李淵為太上皇,在宮中安度晚年。這李淵是個庸碌而又貪於享樂之人。他不滿足於太極宮裏享樂,嫌太極宮地勢低,秋日潮濕,夏日悶熱,更嫌太極宮裏宮室狹小、陳舊,因此,整日裏悶悶不樂。深深後悔當日在皇帝位位上時,沒有當機立斷地起造一,兩處顯赫華美的宮殿。太宗見父親不樂,在省問晨昏之時,也曾問過父親有何不適和要求,但李淵閉口不說。日理萬機的唐太宗處理國事還忙不過來呢,便沒有再深究此事。不久,李淵終於憂鬱成疾,太宗這才急了,但問父親,李淵仍是不開口,他只好去問母親竇太后,竇太后是個明理之人,她雖說出了李淵的“心病”所在,但又勸兒子不要動用府庫之資另起宮室,讓兒子一心一意地處理朝政大事,把勸諭和調理李淵的事留給自己。但這回太宗不敢掉以輕心了,他降旨動用自己的私蓄在城北龍首原頭的高阜上,為父親建造一座臨時避暑的夏宮,起名曰“永安宮”,盼望父親住進去後,能夠龍體康復,永享安樂。

  誰知,剛剛破土動工不久,李淵就已病亡。太宗想:既然父親未能住上,就造給母親住吧,於是,永安宮得以繼續建造下去。

  這天,工匠們正在挖大殿的地基,突然地下放出了耀眼的金光,工匠們不敢再挖,便去稟報了太宗。 太宗親臨工地,命工匠們繼續挖下去,挖著,挖著,忽見一物光芒四射,耀人眼目,原來是挖出了一面巨大的古銅寶鏡1這面寶鏡高五尺九寸,寬四尺,面若太陽,金光閃閃,背若月亮,清輝可鑒,四周花紋古樸,塵埃不沾。太宗看後,認不出是何代的寶物,便謙遜地向隨行的房玄齡、魏征等群臣請教。魏征示意房玄齡先講,房玄齡讓魏征先說,太宗見自己的兩位股肱之臣在打啞謎,便點將道: “請魏愛卿先講講吧,房愛卿隨後補充,如何?”

  魏征捋捋鬍鬚,當仁不讓地說起來。

  原來,這面寶鏡就是著名的秦鏡,它一直珍藏在秦始皇的咸陽宮中。它有一種奇異之處,若從對面來照鏡子,裏面則映出人的倒影,如果以手撫胸,就能照見體內的五臟六腑,影象十分清晰,毫纖可見。更重要的是,它能照出臣下的忠奸,照出國運之興衰……這確實是一件辨真偽、 明忠奸,診國病、保江山的國寶。但秦始皇卻只用它來照宮裏的宮娥彩女,但見“膽張心動者”,全部作為有異心者而斬之。秦二世胡亥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,殺人如麻,但卻留下了奸臣趙高等指鹿為馬,專權誤國。使顯赫一時,匈奴也為之喪膽的強秦,頃刻而亡。漢高祖劉邦初占秦都咸陽時,蕭何勸他封了咸陽宮、阿房宮等所有宮室,金銀財寶,子女玉帛、鐘鼎狗馬一律不要,僅僅裝走了秦宮裏的所有圖書卷軸、再就是這面鎮國之寶——秦鏡。由於有了這面寶鏡,因此漢祚得以延續數百年!漢末,群雄爭霸,秦鏡不知流落何處?誰知數百年後的今日竟在龍首原上再次出世!

  說到這裏,魏征向太宗深深一拜,賀喜道:“今日秦鏡出世,預示著大唐江山萬古長青,此乃陛下齊天洪福所致,臣特賀之!”

  太宗聽後,推開兩個內侍抬著的秦鏡,說:“朕要此鏡何用?朕早就得到一面勝於秦鏡千倍萬倍的明鏡了!”

  聽到這裏,魏征的臉紅了,老成的房玄齡卻不解地問道: “陛下的明鏡何在,指予微臣一睹為快?”

  太宗手撫著魏征之肩,說: “魏愛卿者,朕之明鏡也!房愛卿,你說是不是了哈啥哈!”

  房玄齡拍手也笑道: “陛下所言極是,微臣賀之!哈哈哈!”

  魏征的臉被說得更紅了,俯身辭謝道: “微臣何能,敢與秦鏡比高下!陛下過獎了!……”

  太宗正色地說: “夫以銅為鏡,可以整衣冠, 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,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。魏愛卿常進諫於朕,使朕得以明得失興替,難道不是朕的一面高懸的明鏡麼!為記今日君臣們明鏡之會,朕特改此永安宮為大明宮!”

  眾皆歡呼。大明宮遂得名。

  從此,大明宮之名便傳遍天下了。

  大明宮峻工後,太宗果然以秦鏡為其鎮宮之寶,使其成為真正名副其實的“大明”宮。長安士庶都說: “每夜皆見龍首原上的大明宮裏大放光明廠亮若白晝。”但太宗卻始終沒有搬到大明宮裏去住,他一直在太極宮中,依仗著明鏡魏征等賢能之臣的輔佐,創造著“貞觀之治”的大好局面。

  後來,太宗的兒子李治登基,是為唐高宗。這是個既懦弱無能,又喜享樂的帝王。他把朝政讓給皇后武則天去處理,自己躲在深宮裏玩樂。他藉口太極宮地勢低窪、潮濕,使自己得了風痹之疾,下詔重建擴修龍首原頭的大明宮。錢從哪兒來呢?他捨不得掏自己的腰包,決定從百姓和群臣身上盤剝,以籌集重建大明宮的鉅款。他下詔徵收陝西、山西等十五個州萬民百姓的賦稅,並且扣去在京全體文武百官一個月的薪俸,用來重建大明宮。他徵集全國能工巧匠和數萬民俠工役, 日夜施工,不知鞭死和累死了多少民俠工匠,終於在一,兩年的緊迫期限內,重建擴修起一座周長十五裏、擁有二十一座門,二十四座殿、大量亭臺樓閣和一個名叫“蓬萊池”的人工湖泊的豪華而龐大的宮殿群。 他嫌“大明”二字對自己有諷諫之意,便改大明宮為“蓬萊宮”。隨之便搬進去住了下來。他搬進46蓬萊宮”後,如同魚兒得水,整日價在蓬萊池中游樂,在蓬萊島上禮佛,正事壓根兒不管。

  有一天,他突然想起了那面秦鏡,便到藏鏡樓中去驗看,看能不能拿來照照宮女取取樂,誰知,尋遍了整個藏鏡樓,以至整個蓬萊宮,哪里還有秦鏡的蹤影!他氣極了,把看守此鏡的太監抓來嚴刑拷問。那太監叩頭如搗蒜地回稟說,打從皇爺禦口改大明宮為蓬萊宮的那日起,秦鏡便不翼而飛了!高宗聽後,驚恐地瞪圓了雙眼。不久,便成了雙目失明的盲人。

  雖然,高宗李治禦口金言,改大明宮為蓬萊宮,但他以後的唐帝王卻仍稱大明宮為大明宮,千百年來,長安,乃至天下,無人不知大明宮,但“蓬萊宮”之名卻極少有人知曉。

大明宮遺址門票:  含元殿遺址門票:25元 麟德殿遺址門票:10元

  含元殿遺址

  1.地址:自強東路革新街北口

  2.交通:乘216、528、2、717路在童家巷站下車,708路在彩印廠站下車。

  3.門票:成人門票:25元 半票12.5元

  麟德殿遺址

  1.地址:龍首北路東段1號(龍首村向東1000米)

  2.交通:乘616、26、36、600、609、601路車在龍首村站下車向東。

  3.門票:成人票10元 半票5元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