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春風又綠東三廠

八十年代初改革的春風剛剛拂過小城,我從部隊回到家鄉,被安排在「東三廠」之一的化工廠當辦公室主任,後又兼任工會主席、團委書記,副廠長。那時候一說在「東三廠」上班,煞是風光。「東三廠」早些年在我們這裡很有名氣,它是化肥廠、化工廠、磷肥廠的總稱。
  「東三廠」離城有六公里,呈品字形緊挨在一起,通往縣城的路是一條沙石路,路兩旁鑽天楊鬱鬱蔥蔥,職工們每天騎車上下班,聽著泉水叮咚的歌聲,看著剛剛栽上的大面積的果樹綠意盎然,穿上盛裝,勃勃生長,那個愜意勁兒不用說了。也不知怎麼回事,公、檢、法在當時不吃香,部隊回來的幹部戰士都是想到企業去,穿著印上字的工作服,吃食堂,住集體宿舍,十分光彩。化工廠北院是生產區,南院是生活區。生活區裡有專人養花種草,職工下班後有的在籃球場練球;有的在游泳池裡戲水;有的在閱覽室裡靜靜讀書。生活多姿多彩,工廠活力四射。
  化工廠的廠長姓閔叫華,兼任縣經委副主任,長得瘦小、精幹;一雙眼睛炯炯有神,化工學校畢業,懂技術,會管理。廠裡生產的產品是丁醇、丙酮、工業乙醇、二丁脂等化工原料。作為辦公室主任、工會主席,我經常組織開展各種活動,全市的籃球精英都被我請來了,經常參加市裡、省裡比賽,得了很多獎盃。我們廠當時效益特別好,年年是先進單位,每年都組織幾次外出旅遊,多數都是我帶隊,北京、上海、蘇州、杭州、昆明、大連、承德都去過,並且還坐過飛機,那年頭坐飛機可不是一般人的待遇,縣團級。
  一次我正在寫材料,閔廠長把我叫到他辦公室,說有一個特別任務交給我,十分神秘。他遞給我一張《中國青年報》,上面刊登了評選全國100名優秀青年廠長的啟事,我明白了他的意思。隨後,我和宣傳部祁科長南下合肥,找到了新華社馬記者,住在合肥整理上報材料,稿子前後改了十多遍。在合肥住了10多天,其間又把閔廠長約到合肥進行了專訪,終於一篇《訪信息廠長閔華》的稿件,在《經濟參考》報和其它國家級報刊上先後發表。說實話,這篇稿子多數鮮活的材料是我提供的,但新華社發通稿時,只留下新華社記者和縣宣傳部老祁的名字。我雖然有點酸溜溜的,但看到自己的工廠在全國出了名,自己的廠長在全國出了名,心裡還是蠻高興的。由於企業宣傳搞的好,工廠的知名度越來越高,生產的丁醇、丙酮等產品供不應求。可是水漲船高,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玉米、竽片等卻一再漲價供應不上,我臨危受命,又兼任了供應科長一職,帶領供應科人員走南闖北,找戰友、托朋友,到東北我當兵的地方發玉米,到靈壁九頂我朋友那裡發紅芋片,終於解決了化工廠所需的原材料。
  一個深秋的夜晚,我又和一位王姓副廠長連夜南去合肥,去找當時是中科大教授、改革的風雲人物溫凱。他是百名優秀青年廠長的評委之一。到了合肥,一打聽他去北京了,我們又緊跟著追到北京,通過層層關係終於找到了溫凱教授。評選結果出來了,一個無名小廠的廠長,一夜間成了全國百名優秀青年廠長,閔廠長受到李鵬總理的接見。
  隨著祖國改革開放的步伐越邁越快,「東三廠」倒閉的倒閉,改制的改制.然而在它的周圍如雨後春筍般崛起了多家民營企業,匯源集團、海升集團、豐原集團相繼落戶;白酒廠、麵粉廠、電纜廠、膠帶廠、彩印廠、染料廠陸續扎根。東城經濟開發區修建了三橫四縱的水泥路面,並安裝了路燈,綠蔭夾道、草坪青翠。星羅棋布的工廠象熠熠閃光的繁星點綴著梨都一片蔚藍的天。
  時至今日,「東三廠」已變成「東十廠」、「東二十廠」,這真像是一個夢想,是一個童話,卻又是發生在身邊實實在在的故事。我不僅感歎春風又綠東三廠……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