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釣魚(一)

出處:中國釣魚頻道 作者:釣也 中國釣魚頻道 2009-7-5 8:42:37


  釣了幾十年的魚,樂此不彼,執迷不悟,最近反思自己為什麼會迷上釣魚的呢?思來想去,似乎終於找到答案,可能與我小時第一次釣魚有關。小時我生活在中國最大的淡水湖——鄱陽湖泮的一個圍墾農場,濱湖地帶,水網縱橫,魚蝦成群。六十年代沒有電魚、藥魚、炸魚,不是那時人的環保意識好,懂的要可持續發展,而是成本太高,加上魚也不值錢,不划算沒人那麼幹。所以河叉裡、溝渠中魚兒海了去了。

  66年我才讀二年級,班上來了一個年齡最大的男同學(駐場部隊首長的兒子,估計留了好幾級),一天放學後他叫我跟他去釣魚,當時我根本不知道什麼叫釣魚。到了小河邊,只見他一根小竹竿,綁根絲線,鉤子上掛一隻紅紅的棉花蟲,隨便往水裡一扔,不一會線就直了,他一揚竿一條大黃顙活蹦亂跳地就釣上來了。我激動的就要去抓,同學趕緊制止,說這種魚背上有刺,刺到會很痛。接下來一條接一條地上魚,有鬍子、有鯽魚。他還讓我試了一下,我居然也釣了一條上來。這下把我給震憾了,世界上竟然有這麼好玩的事?太神奇、太不可思意了。在以後的幾天裡,滿腦子都是釣魚。苦於沒有做案工具,當時的尼龍絲、有倒刺的魚鉤是希罕物,小地方根本沒有賣,於是整天吵著父親要他幫我買,因他經常到南昌市出差。父親被我纏的沒法子,真的幫我買了幾米魚線,幾枚魚鉤。可把我樂壞了,也把周圍的小夥伴羨慕死了,因我率先脫離了縫衣線和大頭針。接下來就是每天盼望星期六快快到來,那時週六下午放假,沒有家庭作業一說,大多家長對小孩基本放任自流,好不快活,也沒見哪個孩子學壞了。週六吃完中飯打一雙赤腳,抄起傢伙直奔堤外。棉花蟲曬場上棉堆裡多的是,白米飯、饅頭都是很好的釣餌。當時農場沒竹子,到曬場上公家掃谷子用的大掃把上偷抽一根出來,實際上就是一米多長的小竹梢,然後再到公家菜地趁四下無人之機將豆角架細竹竿拔他一根就跑,將竹梢綁在竿上,要的就是小竹梢那點可憐的彈性,在當時也算是我的一項重大發明了(別的小朋友只是用一根硬梆梆的竿),漂用高糧穗桿,就這樣土洋結合。釣小魚是沒問題。遇到大魚因彈性不夠,不是斷線就是鉤被拉直。

  小時釣的最多的一種魚叫旁皮魚,多得就像現在的白條,既貪吃又成群,找到魚窩釣到手酸。釣魚的愛好能一直保持下來,另一個原因是媽媽的支持,她老人家不像別人的母親,整天把孩子關在家裡,說是河邊危險。她還專門為我買了一個釣魚用的竹籃子,釣魚時往水邊一放,浸一半在水裡,釣到魚放進去,既跑不掉又不會死,要轉移提起就走,非常方便。原來我都是折柳條穿魚腮,魚易死不算,魚腮還極易破掉,沒法穿了只好放口袋,口袋弄的又濕又重,上課時身上還有一股臭腥味,活像個小漁民。每次釣魚回來不論多少母親都會誇獎幾句,我聽的美滋滋的,很有成就感。

  那時釣魚最討厭兩樣:一是撒網捕魚的漁民,我們稱他們為老表,見我們釣到魚就把網撒過來,被他一破壞就釣不成了;二是魚鷹,老表趕著魚鷹一路掃蕩過來,魚兒們不是被抓就是逃亡,也釣不成,只有乾瞪眼的份。

  文革開始了,釣魚被說成了吃小虧賺大便宜,所有的一草一木都是公家的,釣魚就是占公家便宜,釣魚成了一件不光彩的事,要鬥私批修。文革期間毛主席真是魚兒們的大救星。由於當時一切都被政治化了,我也放下了魚竿。後來上山下鄉,再後來又回農場工作,年輕只顧埋頭工作,成家立業,無暇重操舊業。再後來改革開放,釣魚似乎又成了退休老人打發餘生的專利,年輕人基本不釣魚,熱衷於跳舞打麻將,但我對此沒興趣。

  八十年代後期,工作沒那麼辛苦了,小孩子也不用要人時時看著了,節假日閒下來,釣癮開始從骨頭縫裡泛了出來。聽人說堤外河裡晚上能釣著魚,於是開始行動。這時解決釣具已是小菜一碟,一卷釣線、一個鉛墜、拴個大鉤,掛上大青蟲往河裡一扔,剩下就是靜候魚吃鉤時拽線的感覺。運氣好晚飯後釣二、三個小時,能釣5—6條,小的半斤,大的斤把。從家騎自行車到堤外不過五分鐘,有時結伴,多時一人,因為實在找不到像我這麼狂熱的志同道合釣友。家裡的自製浴缸很快就養滿了大大小小的魚。老婆說:別釣了,這種無鱗的魚家人都吃怕了,養在家裡又不方便,櫥房成天被魚弄得濕漉漉的。

  為釣魚,白天有空就去抓青蟲放在家裡養著,有時上班沒事也溜去抓青蟲,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,只要看一下地上青蟲的糞便,看一下冬青樹葉被吃的狀況,就知道有無青蟲,有多大,藏在哪。抓來後放在家裡大澡盆中養著。老婆平生第一怕蟲第二怕狗,一見蟲子就起雞皮疙瘩 ,但見我實在是唯一的愛好,叫嚷了幾次無效後也認了,青蟲很會逃,到處爬,搞的老婆經常大呼小叫,呵呵,回想起來也挺有意思。

  後來發現亂石堆裡魚比較多,用手拉釣會掛底,改用竿釣。開始沒經驗,提晚了魚鑽進了縫,提早了老脫鉤,於是由衷地發現釣魚是一項體力與腦力同時得到鍛煉的遊戲,經過潛心鑽研,辦法總比困難多。一是放長鉤線,將青蟲拋至亂石之外處,魚嗅覺比狗差不了多少,它會循著味道從石縫中出來就餌,它想回石縫還需要一點時間,這時我們就可一舉拿下;二是發現吃鉤不要直接揚竿,而是待漂沉後將竿往前送一送,讓漂與竿之間線逞鬆弛狀,然後再猛力提竿,不用耽心拉豁魚嘴,天下只有線不牢,沒有魚的嘴不牢,因魚上顎很硬,不用力頓它一下,刺不透易跑魚;中午時分吃鉤格外瘋,我常常是忙的屁滾尿流,不亦樂乎,全是肥碩的鄱陽湖大魚,有時魚獲多的提都提不動。

  有一次為釣魚,把腿摔的拐了好幾天。一天晚上我到一條鐵船上用手拉線釣魚,一條大魚幾次吃鉤都沒釣著,有一次拉到一半還讓它給跑了,不免有些心急,但這條魚也是個強種,大有不把這條蟲吃下肚決不罷休之勢,儘管吃得小心翼翼,但不停口。耗時一個多小時終於被釣到,當拉上甲板時又脫鉤了,有一斤多重,魚在船邊跳眼看要跳下水,我一急,一個魚躍撲上去,魚是摁住了,右腿膝蓋著地時重重地磕了一下,疼痛鑽心,也不知是不是膝蓋骨摔裂了,也不好意思上醫院,強忍著痛拐了一個多禮拜才好。為釣魚休息日我一人騎車十幾里(當時還沒摩托車),到處釣,中飯帶乾糧,人曬的墨不溜秋,可以說當時全農場釣魚的功夫沒人比的上我。我也發現真正的野釣其實是一項單人運動。首先,邀伴彼此難免爽約;其次有時釣友臨時有事先走也沒趣;第三,釣點轉移意見不合時影響情緒;第四,釣魚講究安靜,人在岸上講話魚在水裡全能聽見。一個人出釣想啥時去就啥時去,想釣多久釣多久,想在哪釣就在哪釣。不停上魚時,人與魚在互動,進入忘我的境界,根本沒有孤獨寂寞的感覺,愜意的很。過去沒有手機、MP3,我一般帶只小收音機,享受著河面吹來習習的涼風,曬著初春暖洋洋的太陽,聽著收音機裡播放的歌曲、電影、新聞,悠哉悠哉,好不快活。當然,不安全的地方自然不能一個人去。

  釣魚有季節性,一般在秋冬,春季我開始學釣鯽魚,自己養太平二號蚯蚓,泡酒米,別人還在用竹竿時我已購置了伸縮竿。開始不得法滿世界亂跑也釣不著,後來通過一段時間的廢寢忘食,哪怕是下班後到天黑這點時間也要找個溝渠甩兩竿。釣魚要善於向別人學習,但悟性更重要,後來那有魚哪沒魚,啥時吃鉤啥時不吃基本鬧清。春雨濛濛的天氣,找到鯽兒們的必經之路,然後就準備爆箱吧。
返回列表